在上海世博會中一鳴驚人的東方傑作,當屬這一件巨大的動畫式清明上河圖了!
它究竟為什麼如此的引人注目呢?
因為這一幅畫,堪稱是宮廷『界畫』中的佼佼著,
所謂界畫,指的是需要藉助“界尺”引線的一種建築繪畫。
近千年以來,有不少的佳作傳世,其中比較知名的是:
明朝仇英的版本(描寫蘇州一帶)、清朝的院畫版本,
這兩幅不朽佳作,也十分的富麗嚴謹,
尤其是清院版本更長達兩倍之多,
比起北宋版本毫不遜色,可以說是三足鼎立的極品!
這一次展出,之所以如此聲名大噪,全拜現代3D科技之賜,
它讓一幅膾炙人口的古畫在21世紀回魂,
帶領每一位觀眾神遊那一段繁華歲月!
讓北宋汴京(開封)的承平榮景,再一次歷歷呈現;
讓市井小民的生活,再一次活躍幕前!
這一件鉅作的呈現材質,不是畫絹而是超大的螢幕(長110公尺,高6公尺),
所以不必擔心人潮太過擁擠,會遮住自己的視線,
就算是站在遠遠的地方仰望,
依然可以清楚的窺見它的美麗風貌。
據說,這作品一共動員2000人參與製作,耗時2年才大功告成,
它將3D的立體人物用2D輸出,呈現出來的效果相當自然,
看起來不但沒有半點的突兀,還深深擄獲每一個人的目光,
讓人宛如走進“時光隧道”,一覽汴京虹橋上的喧鬧盛況,
遙想《東京夢華錄》的歌舞昇平!
畫面之中,形形色色的人物多達1068人,
處處可見碧波千帆、人聲鼎沸,
不管是忙碌的駱駝商隊、在橋上趕豬的稚童、沿街行乞的小乞丐、
擺攤叫賣的小販、走上高掛『梔子燈』的青樓酒客,
或是大展三寸不爛之舌的說書人.......,
一景一物一聲一色無不令人驚嘆,令人震撼!
驀然間,當4分鐘交替一次的夜燈亮了起來,我的心就隨之興奮激昂,
馬上拿起數位相機,火速的按下快門,
一下子就把電池給耗光了!
看完這一場展覽,令我深深感到佩服的,
不只是北宋畫家『張擇端』的細膩工筆,
還有炫目精湛的3D科技,以及那一群努力建構夢想的工作者。
也許,我們可以在書上拜讀這一幅古畫,
孺慕九百年前的汴京繁華,卻無法在電影之外的地方,
看到如此逼真的華麗演出,一如身歷其境一樣精采!
總之一句話,
歸納我週遭許多人的觀賞心得,
『會動的清明上河圖』果真是一場值得推薦的展覽,
也是你一輩子難以遇見的藝術傑作。
它不但沒有辜負它的美名,還擦亮了上海世博會的招牌!